2017年化工业绩回顾

2017年化工行业整体延续了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复苏势头。前三季度,化工板块总计实现收入42759亿元,同比增长30.8%,净利润(扣非后)1188亿元,同比增长143%,行业整体净利率为2.8%。具体而言,288家公司中,261家实现业绩同比增长,17家公司业绩同比下降。

回顾2017年前三季度,化工行业整体景气度处于较好的水平。上游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的企业景气指数在2016年三季度触底后快速回升,到2017年三季度该指数已经回升至110点,表明上游开始逐渐复苏。处于行业中下游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企业景气指数在2017年一季度达到133点,创下2010年以来的新高,在此后的两个季度基本维持在130点左右,表明基础化工行业已经度过最困难的时期,企业的经营情况较2016年有了明显好转。

从各子行业前三季度的业绩表现来看,变化较为显著的子行业包括:一是石油开采、有机原料、涤纶、PVC等与油价关联度较高的子行业受益于原油均价上涨,产品量价齐升,盈利大幅改善;二是钛白粉、聚氨酯(主要是MDI、TDI)、农药、纯碱、氟化工等子行业受益于供给端格局改善(主要是环保或协同因素),行业景气持续提升;三是橡胶制品、塑料制品、胶黏剂、日用化学品等子行业受原料端上涨挤压,盈利下降较为明显;四是电子化学品等子行业受益于行业需求快速增长及进口替代,快速增长势头延续。

2018年板块投资展望

展望2018年,国内经济延续“L”型走势平稳增长,从PMI看,虽然表现相对较弱,但也在荣枯线上方,预计大幅回落的概率较小。IMF预计,2017年和2018年全球GDP增速分别为3.6%和3.7%,增速较前几年有所增快,显示全球经济继续乐观,从主要经济体的PMI情况看,欧美等主要经济体上行趋势并没有出现改变;从OECD领先指标看,同样显示全球经济的复苏,支撑国内化工品需求。

2018年,原油价格上涨将对炼油行业产生利润挤压,国内炼油产能过剩的隐忧加剧,炼油行业将加速整合淘汰落后产能。基础化工行业供给端的约束依然存在,供求关系边际改善的子行业有望景气回升,出口需求增长可能成为部分行业盈利上升的重要催化因素之一。看好以下几个行业——

化纤

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内需向好,开启化纤行业自下而上回暖周期。自2016年起,纺织服装行业缓慢复苏,带动涤纶与PTA的价差走扩,化纤产业链下游聚酯行业率先回暖,盈利水平提升。进入2017年,纺织服装出口、内需数据双双向好。从最新数据看,2017年前三季度,纺织类产品出口金额累计增长2%,而国内纺织服装工业增加值/消费维持6%增速。复苏态势走强,对聚酯产品价格形成支撑。在经过了5年持续低迷与落后产能出清,供需结构改善,低库存助推景气回暖进一步向中上游传导。目前PTA企业开工率维持在71%左右,2017年底远东石化120万吨、翔鹭石化300万吨PTA装置陆续复产,预计此轮景气周期将维持1~2年。

涤纶、PTA新增产能有限,行业集中度提升,议价能力进一步增强。2017年涤纶新增产能约150万吨,低于下游纺织服装需求增速。企业主要通过兼并重组,实现自身产能的快速扩张。以恒逸集团为例,2017年该公司共收购3家聚酯企业,共计110万吨产能,目前涤纶长丝CR4为35%,较2011年提高约10个百分点。未来一年,PTA行业新增产能主要来自于前期关停产能复产与几家行业龙头的改扩建项目。且当前PTA市场处于供求紧平衡状态,新增产能有限,不会对市场造成剧烈冲击。2018年随着行业集中度提高,涤纶、PTA龙头企业对下游议价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形成强者愈强的局面。

民营巨头进军上游PX领域,实现化纤全产业链利润锁定。我国PX产能投放滞后,2016年PX对外依存度高达56%。下游聚酯行业景气上扬,导致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产业链大部分利润空间被PX环节侵蚀,故行业内龙头企业均有向上游炼化领域延伸计划。市场普遍关心,未来项目投产后PX出现产能过剩情况,盈利水平下滑。从短期来看,2018年国际油价大概率呈现温和上涨,PX项目仍可保持当前高盈利水平。从长期来看,新增PX产能主要为实现对日韩PX的进口替代,目前“原油-PX-PTA-涤纶”产业链利润构造呈哑铃状,中游PTA毛利率在3%~5%,未来PX供给增加将使利润向中下游转移,有利于PTA、聚酯行业复苏。

农药

2017年以来,需求恢复性增长叠加环保因素导致企业开工受限影响(主要是中间体),农药及中间体产品价格整体出现回升,行业景气有所改善,证明我国农药出口的寒冬已过,也反映出我国农药行业已进入整体景气向上的趋势。今年前10月我国的农药出口整体情况表现为“价量齐涨”。根据农业部药检所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我国农药出口120.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9.25%;出口金额为54.1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9.40%。至此,我国农药出口结束了两年的衰退,实现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的双增长。同时出口金额涨幅高于出口数量的增长,也标志这我国农药生产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

在农药出口原药、制剂情况方面,2017年1~10月,我国原药出口42.029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6.21%,出口金额为30.3805亿美元,同比增长17.57%。同期,我国制剂出口78.7706万吨,同比增长10.95%,出口金额为23.7484亿美元,同比增长21.82%。从所占百分比来看,原药的出口数量和金额均较去年减少1%,而制剂的占比均增加1%,农药制剂的出口增长明显高于原药出口。由此可以看出,未来农药制剂出口或将成为大方向,作为原药深加工产品的农药制剂,也是我国农药企业发展国际终端市场、创建世界品牌,实现农药行业转型发展,增强行业发展持久力的“利器”。现如今,我国农药行业正处于转型期,上市公司新安股份、红太阳、江山股份、湖南海利、沙隆达A、诺普信、辉丰股份、兴发集团净利润涨幅在100%以上。

伴随着环保趋严、安全检查的常态化,行业龙头企业占据更多的市场主导权,而部分中小型企业则面临生死存亡的问题,由于长期无法正常开工,兼并重组、转型升级或许将成为他们最后的选择。行业主导企业的实力提升,对我国农药行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实现农药使用零增长、淘汰落后产能、倡导绿色生产均发挥着有效的作用。

预计伴随需求稳步回升,以及环保压力持续提升,农药行业景气有望延续上行,尤其有利于产业链一体化程度较高、中间体自供的优势企业,配合新增产能的释放,其盈利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同时,新的转基因种子上市,也有望带动麦草畏、草铵膦等品种需求的释放,加之,据《自然》《科学》两大杂志官网报道,欧盟植物、动物、食品和饲料委员会11月27日宣布,允许将出售和使用草甘膦的期限再延长5年。

胶黏剂

我国目前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用胶国家,2014年全球胶类产品的消费量已经超过1900万吨,价值约294亿美元,而中国地区胶类产品的消费量占全球的32%(亚太地区的三分之二)。

胶黏剂行业下游受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汽车、高铁、新能源等多个行业影响。因此,国家政策和宏观经济形势对行业增速具有一定的影响。根据中国胶黏剂和胶黏带工业协会统计,2005年我国胶黏剂产量为257.5万吨,2015年产量上升为686.8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0.3%,并且胶黏剂产量增速与GDP增速关联度较高。

从下游细分市场看,目前国内主要应用领域为建筑、包装/标签、木工制品等。其中建筑施工、民用工程、装饰工艺用胶占28.7%,包装与标签用胶占21.1%,木工和细木工制品用胶占13.8%,交通运输用胶占7.6%。受益于房地产后周期、基建、汽车等下游需求回升,胶黏剂需求量也将持续增加。

胶黏剂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多而杂,直接导致不同型号和用途的产品种类繁多,因胶黏剂生产企业往往集中于一类或者几类,龙头企业行业市占率较低。此外,由于外资龙头企业在胶黏剂领域中浸淫已久,在技术、规模、服务能力等多方面具备了一定优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胶黏剂生产企业虽高达3500多家但多为中小型企业。国外主要胶黏剂厂商,如汉高、道康宁、西卡、富乐等在中国几乎都建有生产工厂。

胶黏剂生产并不像传统大化工重资产投入,但技术壁垒仍然较高,并且这种技术壁垒不是局限于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难度。下游诸多新兴领域对于胶黏剂的依赖使得产品的检测与认证过程极为严格,通常从开始合作到进入供应商名单开始供货所需的周期至少需要1~2年,大客户的认证周期甚至能突破5年。客户对于稳定生产、产品稳定性的要求及技术支持服务方面的需求也非常高,没有强大的技术团队支持是很难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求。

今年国内胶黏剂企业大多数出现了利润的大幅下滑,主要原因是有机硅原材料大幅涨价导致成本激增,随着价格传导,行业有望迎来拐点。

染料

从市场份额来看,染料产业经过行业充分竞争和淘汰整合,目前具有较高集中度。国内染料生产企业形成了以浙江龙盛、闰土股份、浙江吉华、亚邦股份、安诺其、湖北楚源等大型企业为龙头的市场格局。

由于染料生产中存在许多废弃物,如无机酸、有机剧毒物质、有毒气体等对人体和环境会造成巨大伤害。早在上世纪末期,染料生产从国外发达地区转移至亚洲欠发达地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环保成本高。并且国内染料行业集聚度较高,造成的“三废”累积情况严重。因此,《染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严格控制“双高”产品和产能过剩新上项目。期间,国家坚决推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印染企业环境守法导则》,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加速企业节能减排步伐,促进企业转型。自身技术不过硬和环保指标不达标的企业将被关停和处罚。

对于近期出现的染料价格大幅上涨,与环保整治力度有关。浙江环保督查导致小产能集中关停,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仅剩的大厂定价权日渐强大,而下游印染行业尽管也受环保督查影响,但行业整合尚未成型,分散度较高,应对涨价的能力不足。因此,染料行业将受益于旺季到来、行业集中度提升等影响持续向好。

液晶材料

由于液晶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会极大地影响面板的显示性能和产品品质,材料更替更会造成性能和良率的波动,液晶面板企业往往对液晶材料企业的要求近乎苛刻。在经历了DSM-LCD、TN-LCD、STN-LCD等多项液晶显示技术发展后,目前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技术)已经成为液晶显示的主流技术。TFT-LCD由于功耗低、节省使用空间、寿命长、易于色彩化、响应速度快及无辐射等优势,在电视、PC、手机、各类显示屏、数码相机等领域应用广泛,占据中游面板模组件的大部分市场。

根据科维网OFweek数据,2016年全球TFT 型混晶年需求约1200吨。2016年国内TFT混晶材料需求约250吨,受益于用户对LCD屏幕尺寸趋势性扩大的需求,结合国内各大面板厂生产线的投产情况及后续投资计划估算(中国平板显示年鉴数据),2017年国内需求约300吨(增量需求多由国内厂家满足),2019年需求将达到450吨以上,CAGR(2015~2019)为24%。根据Display Search统计,TN/STN型混晶国内年需求在60~70吨,市场相对稳定。

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袁桐表示,目前全球TFT液晶市场基本上由德国的MERCK和日本的CHISSO、DIC三家垄断,合计占全球市场份额的90%以上。近年来,国产液晶材料发展迅速,国产化率显著提升,预计2017年将达到30%左右,较2016年提升12个百分点,另外由于京东方合肥10.5代线提前投产(原计划2018年第一季度投产,现预计提前到2017年年末投产),叠加全面屏手机带动中小尺寸LCD需求旺盛,2017全年国内液晶材料整体需求大幅增长。

另一方面,在主流LCD面板的G4~G8代产能中,基于LCD产能中心向中国转移,京东方、华星光电、中电熊猫及台湾AUO已经成为全球龙头。伴随未来两年国内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投产及国家大基金支持下国产替代率的提升,国内厂家在液晶材料方面的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半导体材料

半导体相关材料主要包括晶圆制造过程材料及封装材料。根据中国半导体支撑业发展报告数据,2016年国内晶圆制造材料(除硅片及硅基材料)市场规模为220亿元,其中掩膜板、光刻胶等占比较大,半导体封装材料市场规模为295亿元,其中封装基板等领域占比较大,报告预计2018年晶圆制造及封装领域材料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272亿、397亿元,较2016年分别增长23.7%、34.9%。

半导体材料的高竞争壁垒、(下游客户)高转换成本等特点,使得其供应体系高度稳定,且高端产品基本由欧美日企业垄断,国产化率不超过20%,实现进口替代的空间广阔。虽然国内IC行业起步稍晚,但近几年市场份额也持续提升,目前海外前十大的半导体巨头在华业务的营收占比大部分超过50%。下游电子制造环节大举向国内转移,对上游材料提出了更高的配套要求。

集成电路行业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也是经济增长重要的新兴动力引擎,为了推进该行业发展及材料国产化,提升国内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工艺及材料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近期国内相关扶持性政策密集出台。国家级的集成电路产业基金(IC大基金)已经于2014年成立,募集资金规模超过1400亿;北京、上海、武汉、深圳等地也逐步推出地方性的集成电路扶持办法。据智研咨询测算国内IC行业产值在2020年将超过万亿规模,预计届时全球市场份额将超过50%。

《2014~2016年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指出:要加速发展集成电路制造业……以工艺能力提升带动设计水平提升,以生产线建设带动关键装备和材料配套发展;2020年之前行业规模复合增速达到20%,国产设备材料进入国际采购体系,到2030年主要环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进入国际第一梯队。

国内半导体材料的龙头企业经过多年积累,逐步形成技术突破,具备进口替代实力,在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切入下游客户供应链,未来具备较大增长潜力。

5G材料

根据中国移动等运营商计划,国内将会在2018年进行5G大规模测试组网,2019年启动5G 网络实际建设,标准化的5G网络预计将于2020年前后实现商用。2018~2020年,5G产业化将迅速推进,上下游产业链孕育成型。光纤将是5G网络的基础,集中式RAN(C-RAN)将成为5G网络架构。

根据CRU数据,2016年全球光纤需求4.25亿芯公里,CAGR(2011~2016)为13.7%,其中国内需求2.40亿芯公里,CAGR(2011~2016)为17.5%,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需求在国内占比达84%。未来5年,结合5G网络建设及光纤到户等因素,预计国内光纤需求平均增速在10%~15%。

紫外光固化涂料主要用于光纤光缆生产过程中的表面涂覆,以保护光纤免受外界环境影响,增强机械强度及光学性能等,是光纤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原料,相比于热固化材料,紫外光固化涂料具有高效(固化速度快)、适应性广(涂装各类基材)、节能、环境友好(无VOC)及经济性五大优势。1万芯公里光纤需要涂覆材料约0.45吨,对应全球紫外光固化涂料需求约2.2万~2.5万吨。

光固化涂料主要生产企业包括帝斯曼、迈图尤为、JSR、飞凯材料等。过去几年,受光纤市场增速趋缓及行业竞争逐渐加剧影响,光固化涂料价格持续走低,目前价格在4.0万~4.2万元/吨,而海外主要竞争对手的毛利率则下滑至25%~30%,几无盈利空间。未来伴随需求的快速提升,判断该产品景气有望显著回升。

锂电池

今年“最火板块”莫过于锂电池板块,167家涉足锂电池行业公司中,前三季度盈利过亿元的公司达93家。

目前新能源汽车处于全球化发展阶段,多国制定禁售燃油车时间表,加速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进程。我国是新能源汽车产销大国,2017年9月9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指出已启动停止销售传统能源汽车时间表制定;2017年9月28日,工信部发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确定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从今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来看,主要增长点是纯电动乘用车、专用车。9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5.8万辆,环比增长0.5万台,同比增长90%。继续看好未来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增长。四季度进入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期,三元电池在乘用车和专用车的使用占比提升。

目录三元电池占比提升,电池发展路线明确。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重要零部件,成本占比达到40%~50%,新能源汽车销量变化情况对电池企业影响较大。从新能源汽车销量、推广目录车型的配套电池类型来看,乘用车销量占比逐渐提升,三元电池在乘用车、专用车配套使用占比提升,2017年前9批目录产品合计占比达到74%和66%,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整车企业对三元电池需求增长,四季度价格有望小幅回升。

“双积分”政策落地,考核延期、范围加大。考虑到传统车企数量规模庞大,多数车企无法应对“双积分”管理政策,产品周期跨越难度大,“双积分”政策考核时间延期1年,从2019年开始考核。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力度加强,从先前“暂行管理办法”对年产或进口5万辆以上车企考核门槛下调至正式版的3万辆,加大了考核范围,加强小企业的管理,有利于新能源汽车整体行业的健康发展。券商研报建议关注与新能源汽车相关标的的合作,看好新能源市场格局的变化及对上游锂电池、锂电材料、锂电设备、锂资源的影响。《中国石油和化工》2017年第12期], 罗阿华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