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运营成本上升,以及船舶联盟化、大型化趋势,世界各大港口都已开始探寻向下一代港口转变。一些先进港口,如新加坡港、鹿特丹港、汉堡港、上海港等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总体代表了当前智慧港口建设与发展的最高水平。

1.新加坡港

新加坡港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转口港和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之一,打造智慧港口、持续推进模式创新,强化巩固其国际航运中心地位,一直是其关注的焦点。早在2012年,新加坡港投入巨资面向全球征集新一代集装箱港口的创新技术方案,以期在未来10年实现“表现力、生产力、可持续发展”三大目标提升,并从运营效率、可执行力、绿色环保等方面布局智慧港口。一是大力推进码头运营智能化,实现集装箱自动配载和跟踪、实时控制堆场上和船上的装卸作业,降低人工强度,保证安全生产和服务水平的稳定性。二是建立无缝衔接的网络化运输体系,优化多式联运网络,推动整合与集成港口物流链资源,强化港口物流价值链服务。三是积极创新业务模式,构建互联互通的信息平台(PortNet),打通港口上下游环节的数据流,实现港口与海关、海事、商检等口岸单位的信息一体化,提高“大通关”效率和口岸部门服务水平。四是提出大数据治港的概念,整合物流信息资源,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基础建设、生产管理、客户服务、市场预测、应用创新等服务,优化港口物流流程并提高港口物流服务质量。五是大力打造良好的港口生态圈,与港口物流链相关方广泛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突出以人为本、生态绿色、环保节能、港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人文环境、城市发展与港口战略的有机融合,推动贸易便利化。

2.鹿特丹港

作为欧洲最大的贸易港和世界信息大港,素有“欧洲门户”之称的鹿特丹港,以打造全球性枢纽港和欧洲临港产业集聚区为战略目标,重点围绕港口物流“flexibility(柔性)”和“accessibility(可达)”,积极推进智慧港口建设。一是构建便捷、安全、高效、可靠的港口集疏运体系,强化腹地运输网络体系,优化内陆多式联运运输网络。二是大力推进码头运营智能化,在全球率先建立自动化码头系统,大幅提升港口运作效率与服务质量。三是围绕以港口为核心枢纽的综合物流体系,加强港口物流上下游资源整合与集成,促进港口全程物流链服务业务协同与高效衔接,推动国际贸易便利化。四是构建互联互通的国际运输信息系统(INTIS)平台,实现港口与港口、港口与相关机构以及港口所在物流链之间的信息通联与共享,提高港口物流链一体化服务水平。五是广泛与港口物流链相关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政企合作。从政策环境、投资环境、土地资源利用、集疏运体系、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推进港城深度融合发展,积极营造港口良好生态圈。

3.汉堡港

汉堡港以打造安全、高效、协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港口”为目标,于2012年10月出台了《港口发展规划2025》。汉堡港改变了传统港口物流发展模式,提出了港口物流服务链理念,重点围绕码头运营智能化、物流价值链服务、港区服务升级、生态环境优化改造等方面推进智慧港口建设。一是充分利用易北河沿岸空间资源,加强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和提升港口自动化生产力。二是通过自动化码头、现代化堆场和物流服务基地的建设,大幅提高港口运营智能化水平与作业效率。三是优化与完善腹地多式联运网络服务体系,从陆路交通、水路交通和铁路交通等方面打造智能交通系统,强化亚欧大陆运输中转枢纽地位。四是构建现代化控制中心和港口大数据中心,搭建面向客户电子商务平台PORTLog,为货主、仓储经营商、船公司、货代等物流链上的客户提供一体化服务。四是从创新政策服务、推动港产城和谐共处、加强港航合作、提升价值链服务、加强生态人文环境建设等方面,积极推进港口生态圈建设。如取消自贸区政策促进物流链运转效率提升、发起“港口联盟(chainPORT)”行动实施全球战略布局、实施智慧能源计划推广应用清洁能源等。

4.上海港

上海港以“成为全球卓越的码头运营商和港口物流服务商”为战略目标,借助新技术带来的新动能和开放式创新带来的新格局,积极打造“3E级”智慧港口,即在港口运营上卓越(Excel)在可持续的创新业务上积极拓展(Explore)、在生态圈构建上保持开放(Extend)。一是通过设备操作自动化、港口调度智能化和信息数据交互与可视化,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建成的洋山深水港四期全自动化码头,码头作业自动化率90%以上,并首创“边装边卸”工艺大幅提高码头效率。二是突破传统的“货物装卸”封闭运作模式,转向与供应链上下游高效协同化运作,推动港口物流链资源整合与集成。三是积极创新业态模式,拓展业务范围。结合“互联网+”应用,探寻从“线”上的竞争向“网络”的竞争转变,大幅提升港口物流运作效率与服务质量。四是加大信息化、精益化、系统化建设的力度,建立大数据云服务平台,打造联江系海的集疏运协同平台,为物流链的参与方提供便利的商业环境,推动高附加值产业聚集。五是打造紧密协作的港口生态圈,推动贸易便利化。实施长江战略、东北亚战略和国际化战略,以确立和巩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港地位。

智慧港口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理念的提升,未来港口的战略重点将从控制资源转为精心管理资源,从优化内部流程转向更多地与外部互动,从增加客户价值转为将生态系统价值最大化。智慧港口发展呈现六大趋势:

1.港口运营更加智能化

运营智能化是智慧港口的核心与灵魂,其关键是基于数据驱动的港口智能化运营与管理。当前,随着现代科技快速发展,以及绿色环保、人文生态理念的逐步深入人心,实施港口自动化智能化成为必然趋势。一方面,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综合应用,建立自动智能感知体系,进一步提升港口运营效率与供应链服务水平。另一面,通过广泛利用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手段,整合港口物流链信息资源,充分挖掘数据背后所隐藏的潜在价值,打通物流供应链的“信息孤岛”,促进商业模式创新与业态创新,营造更智能化的运营环境。

2.港口物流链服务更加注重协同化

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高效组织与物流链协作,是智慧港口的重要标志与外在体现。协同化的目的在于提升价值链的整体效率和服务质量以及客户体验,以满足市场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一是“可达”,建立港口之间的战略协作,优化内陆多式联运运输网络,构建全程物流服务体系,为港口物流链上下游客户提供多方协作及业务运营平台。二是“可知”,建立港口社区系统,打通港口物流上下游环节的数据流,汇聚各物流参与方的业务需求,优化港口物流业务流程。三是“智联”,借助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物理和信息链上实现互联互通,打通港口物流上下游环节的数据流。四是“增值”,利用大数据技术为用户增值、提高用户服务体验,拓展并增强物流交易服务功能,利用数据信息为用户增值,提高服务体验。

3.港口数据应用服务更加社会化

港口作为贸易门户,拥有深厚的数据积累、广阔的关系网络和巨大的物流价值。数字化潮流和开放式创新环境为传统港口注入新的活力。充分利用港口身处供应链中心的先天优势,通过对各方面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整合,获取行业洞察并开发新的商业模式,确立新的价值增长点。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充分挖掘数据背后所隐藏的潜在价值,以促进商业模式创新与业态创新。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手段,探索与扩大数据应用场景,为物流、商贸及相关利益方,提供更有价值的商业机会和决策支持,将提升港口数据应用的社会价值。

4.港口国际贸易更加便利化

智慧港口建设的核心目标是要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化。借数字化、智能化创新技术,突破传统港口物流的界限,强化对物流链资源的整合与集成能力,在更高层面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港口物流效率和服务品质,是未来港口发展的必然。首先,依靠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信息联通和数据共享,提高通关、退税和外汇结算等业务效率,促进港口服务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效运转。其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港口服务便利化,降低货主时间成本,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提升便捷可靠的服务体验。第三,通过加强与政府、物流相关方的合作,寻求改进贸易便利化的机会,共同提升港口贸易便利化水平。

5.港口业务模式创新更加开放化

随着码头运营商品化,管理方法变得更加透明,新的竞争优势已不能再局限于码头运营水平上的提升。围绕港口价值服务链,积极探寻业务变革与服务创新,提升港口综合软实力,形成差异化的核心竞争优势,是港口发展的必然。未来的智慧港口,将具备更强的创新认知、创新吸收和创新应用能力,以最佳方式营造和利用港口生态圈。在互联网+时代,将数字化技术和港口产业高度融合,金融服务的融入成为贸易便利化、海运物流智能化的必要条件。同时,借助数字化和开放式创新,促进港口与金融、产业互联网结合,将更高效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港口业务模式创新将更加开放。

6.港口生态圈构建更加和谐化

打造开放共享、互联互通的良好港口生态圈,是智慧港口运作的根本与保障。智慧港口生态圈既涵盖港口自身,也考虑港口价值链的整体优化战略,突出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以最大化地提升资源利用率。港口充分利用处于物流链中心的优势,创新发展理念与商业模式,重构港口生态体系和业务流程。通过功能的集成与整合,提升增值服务比例,是未来港口寻求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全面提升综合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和有效方式。未来的港口生态圈,将更加美丽、经济、和谐。

结语

在新的变革中,超越传统港口的概念界定,从生态圈视角而非单纯技术层面,创新港口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我们要充分借数字化、智能化等高新技术,积极地融入世界贸易一体化的大格局中,构建开放协作、高度互联、美丽经济的港口生态圈体系。

对政府部门而言,要加强政策引导,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体系与监管体系,建立智慧港口评价指标体系,引领港口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加强海关、检验检疫、海事等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对港口企业而言,要基于港口生态圈视角做好智慧港口顶层设计。结合自身禀赋和竞争环境,选择合适的定位。加强内外部协作与业务创新,拓展业务范围,提升增值服务比例,积极推动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创新。

对利益相关方而言,应遵循开放共享、多赢互惠的原则,以信息互通为基础,以合作共赢为手段,实现资源整合及优化配置,配合风险控制和利益分配机制进行有效管理,实现港口价值链网络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