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位于“一带一路”交汇点,处于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叠加区域。江苏长江水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江河海一体化世界级河口型水域,是江海转运的重要枢纽,辐射带动中上游地区的黄金水道钻石区段。

  • 沿江有开放口岸17个,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个港口通商通航;
  • 8个亿吨大港,其中7个是超2亿吨的港口;
  • 年货运量近20亿吨,超过长江全线的70%,外贸货物4.5亿吨,散装危险化学品运量近7000万吨,稳居全国第一。
  • 长江中上游地区所需70% 以上的海进江煤炭、80% 以上的外贸铁矿石和 20% 左右的集装箱通过江苏港口进出;
  • 全省70% 的电煤、50% 的天然气从水上运输。全省汇集了水运企业 1291 家、运输船舶4.13万艘、船员近22万名(约占全国的1/7)。
  • 最大船舶断面流量超3000艘次,每时刻航行、锚泊、作业船舶约1万艘次, 其中,危险品船舶400艘次。自去年5月8日12.5米深水航道试运行后的 1年时间内,进江的5万吨级船舶达1.85万艘次(50艘次/天),10万吨级船舶达2920艘次(8艘次/天), 15万吨级船舶达2162艘次(6艘次 / 天)。

  航运业不仅为江苏临港产业和扬子江城市群建设提供支撑,更在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枢纽作用。

  交通运输部 2019年7月10日发布了《关于推进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将长江航运打造成交通强国建设先行区、内河水运绿色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江苏正全力推进“一区三港”建设,“一区”就是指“长江南京以下江海联运港区”,这是长江主航道中通航条件最好、船舶通过量最大、经济社会效益最为显著的区域,对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子落而满盘活”的特殊作用,江苏有条件、有责任率先建成江海联动绿色发展示范区,成为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这是时代赋予长江航运从业人员的共同使命,需要秉持“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理念,把江苏水运的“资源优势”“网络优势”“规模优势”和水路运输的“成本优势”“绿色优势”“开放优势”有效叠加, 降低区域物流成本,促进生态绿色发展,提升区域营商环境, 为携手推动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

  共守船畅人安,促进安全发展

  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共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航运安全机制,筑牢安全底线。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航运企业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注重水路运输安全从业人员培养,实施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提升战略, 举办江苏船员职业技能大赛 , 引导船员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实施江河海统筹一体化安全监管,实施“法规标准一体化、管理机制一体化、安全绿色一体化、执法服务一体化”四个“一体化”工程。优化《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推进信用管理,形成“大船、码头、小船”和“船舶、港口、货主” 三位一体管理链。共织航运安全“一张网”,建立突出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机制,拓展人民群众参与安全治理的有效途径, 通过社会共治编织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大安全“一张网”。建立跨部门、跨区域协同管理和联动工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

  共护一江碧水,促进绿色发展

  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到港船舶污染物“零排放”“全接收”,航行中排放“全达标”为目标, 合力推进绿色航运发展。推进航运业节能减排。助推中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公转水”,支持发展江海直达、铁水联运等多式联运。落实交通运输部提出的到 2020年全国内河运输船舶能源消耗中 LNG的比例达到10%的要求,推进LNG等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发展。促进港口新能源、清洁能源技术应用, 大力推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推进船舶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合监管制度,加大对船舶非法排放污染物、违法载运危险货物等违法行为的联合查处和打击力度。加强长三角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在桥梁水域建设船舶尾气遥感监测系统,严控船舶使用低品质燃油和废气超标排放。推进港口支持保障能力建设,推动沿江政府建设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洗舱站等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逐步为到江苏的内河船提供免费的锚泊、水上公共交通、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接收等“四免费”服务。深入推动实施危化品货主(码头)高质量选船机制,实施选船最低推荐标准,发挥选船检查共享信息平台作用,促进危化品水上运输市场实现自我调节和持续完善。

  共享科技进步,促进创新发展

  推进智能航运发展。加快推进人工智能、5G、北斗导航等新技术在航运领域创新应用,不断提升航运要素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应用,支持“互联网+”水运新业态,引导水运企业和互联网企业联盟发展。推动数据融合共通。加强大数据整合利用,有效衔接行业监管相关系统、港口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数据资源,构建港口大数据平台和综合物流信息平台,叠加口岸、交易、结算等综合功能,加快实现“货运一单制、信息一网通、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步伐。实施智慧海事建设工程,共建全国首个水上5G示范区,建设海事行政检查系统、水上抓拍系统、海事政务服务自助系统,推行可靠的船舶身份与轨迹远程识别跟踪技术,实现对船舶全对象、全水域、全时段感知,提高海事监管服务工作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共聚智慧力量,促进协同发展

  促进上下游企业融合发展。以12.5米深水航道通达南京为新的起点,发挥海事管理机构、海事法院、海事院校等资源聚集以及江海联运港区的枢纽优势,更加注重航运、物流等要素功能集聚,拓展船舶融资租赁、航运金融、船舶交易、船舶综合服务、信息咨询、保险、仲裁等高端航运服务,打造物流要素聚集、航运服务完善、航运物流市场繁荣、江海转运功能突出、辐射带动效应显著、具有国际资源配置能力的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支持远洋航运企业与沿海及内河航运企业联盟化发展,鼓励内河航运企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完善干支联动、江海互动的发展格局,构建互利共赢的生态圈。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依托港口建设物流中心、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跨境贸易中心等,促进要素资源集聚,服务临港产业升级,率先形成“小岸线、大港口、大产业”规划格局, 打造高质量港口。推进区域融合发展,实施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港航活力的9个方面35项具体措施。推进长三角区域相关单位构建“信息互换、执法互认、监管互助,营商环境联建、重点领域联管、信用治理联动”的“三互三联”治理格局, 菅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口岸环境。

没有评论